欧姆定律是欧姆提出来的。1825年5月欧姆在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中发表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的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是有关伽伐尼电路的论文,但其中的公式是不对的。1826年4月欧姆改正了这个错误,得出有名的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实验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这是基本公式)。变形公式:R=U/I,U=IR(只可以用于计算,不可以用于讲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3、适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1、在一般温度或温度不太低的状况下,对于电子导电的导体(如金属),欧姆定律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定律。当温度低到某一温度时,金属导体可能从正正常状态进入超导态。处于超导态的导体电阻消失了,不加电压也可以有电流。对于这样的情况,欧姆定律当然不再适用了。
2、在一般温度或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像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如此离子导电的导体,欧姆定律也适用。而对于气体电离条件下,所呈现的导电状况,和一些导电器件,如电子管、晶体管等,欧姆定律不成立。
3、欧姆定律成立时,以导体两端电压为横坐标,导体中的电流I为纵坐标,所做出的曲线,称为伏安特质曲线。这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它的斜率为电阻的倒数。具备这种性质的电器元件叫线性元件,其电阻叫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
欧姆定律难题分析
1、欧姆定律的两个探究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有哪些用途分别是什么
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有哪些用途是:保护电路和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有哪些用途是:保护电路和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电压肯定时,导体的电阻和电流成反比,如此说对不对
非常显然是错误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系,这四个原因确定后,导体的电阻也就不会再改变了,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和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是无关的,所以同学们做题时遇见有关电压改变、电流改变致使电阻也改变的选项,统统都是不对的。所以说只能说导体两端的电压肯定时,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综上所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特别注意只能说电流与电压或者电流与电阻,反过来就是错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