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老师,你看我像小蜜蜂吗?曹迪用手弯成两个翅膀状,嗡嗡的学着小蜜蜂采蜜。这个时候很多孩子都看见了,便跟着曹迪的样子学了起来。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育机会,又逢春季,便随机设计了春季在哪儿?的运动活动。
春季到了,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小动物来啦?通过一系列有浅入深的提问,孩子们说:我看到了蝴蝶在花丛里飞来飞去。我看见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我看到树都发芽了。于是,在音乐的背景下,我启发孩子用身体去表现你看到的东西。有些孩子卷成一团,慢慢地长大,像小草一样;有些孩子张开双臂变成了蝴蝶,还有一个同伴则变成了一朵小花在反复游戏中,我和孩子们一块饰演春季的精灵,来回的舞动着。
剖析:
创造性身体活动是在尝试的新型活动。小班婴幼儿好模仿,对身边熟知的事物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他们的常识经验有限,创造能力也比较薄弱,所以动作都为单一,后来通过我的一次次由浅入深地提问,使孩子能围绕中心点,发挥想象,并在音乐的步伐变化下,用身体来创造、表现春季的动、植物,或是所看到、听到、讲到的东西。我发现一些新颖的动作,就在旁边提示通过按部就班的提问,孩子们的动作又发生了变化,有些睡在地上卷了起来,有些飞一飞,停了一下,飞一飞,又停了一下这便于婴幼儿的理解和再创造,同时也使春季在哪儿?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创造性身体活动只不过一个初步的尝试,期望将来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观摩,以次来提升自己对创造性活动的认识,使活动更为流畅、饱满。